当前位置: 首页 > 桂阳人大 > 调查研究
关于莲塘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
作者:唐军华 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7-12-28 15:34        信息来源:莲塘镇        点击数:

2017年11月,莲塘镇人大主席团组织本镇人大代表会同湖南利诺生物制药公司、富旺药材专业合作社相关技术人员对我镇两路村、马罗村、反坳村、天苍村及塘虎岭中药材种植基地,种植中药材情况进行多次调研,通过深入到实地参观、走访药民,我们认为,莲塘镇种植苦参、百合等中药材生产初具规模,发展态势良好,效益相当显著,前景十分广阔,已成为该地区农民增收的一个“朝阳产业”。

一、莲塘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现状

莲塘镇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,湘玉竹等中药材远销省内外,近年来莲塘镇着力打造药材强镇,在扩大药材种植规模的基础上,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,以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接市场、联基地、带农户,引领农业向“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专业化服务、产业化经营”发展,不断推进精深加工,延长产业链条,提高药农收入。

(一)莲塘镇发展中药材产业优势明显。一是气候环境适宜。莲塘镇位于桂阳县西北部,以丘岗地为主,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,四季分明,雨热同季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无霜期长。平均气温16℃,一月平均气温3℃,最低气温-2℃;7月平均气温28℃,最高气温达36℃;年平均日照数1800小时;年平均降水量1400~1700毫米,这样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繁育。二是已累积的坚实基础。我镇中药材产业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发展,无论是在种植技术、产供销模式上都积累了较为深厚的经验。加之莲塘镇在外知名人士彭长福的技术引导,做强做大我镇中药材这一产业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。

(二)莲塘镇发展中药材产业态势喜人。目前,该镇共种植中药材近1.56万亩,其中:苦参4000亩、林下三七3000亩,湘玉竹5000亩、百合2000亩、桔梗600亩、铁皮石斛和重楼等特药1000亩。年产玉竹近600万斤,群众从种植药材产业中的收入近3000万元。培育和发展了1个龙头企业(桂阳利诺药业虎岭药材基地)、1个药材公司(桂阳县富硒中药材有限公司)3个专业合作社(富旺药材专业合作社、天成药材专业合作社、润民药材合作社)、220户种植大户,全镇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、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、以种植大户为基础的“三位一体”新格局,药材强镇建设已雏形初现。2015年莲塘塘虎岭特种药材种植基地被评为“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”、“湖南省有机药材种植基地”。   

二、莲塘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制约因素

根据调查了解,制约莲塘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1、产业化程度不高。虽然我镇的中药材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,但总的来说,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,除了湖南利诺药业的苦参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达数千亩外,其他都是散户种植多,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户各经济组织少之又少。

2、受市场影响波动大。尽管社会对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,中药材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,但中药材的生产和收购都呈现极不稳定的态势。当收购价提高时,人工种植和野生资源的采收就多,收购量就大;当产品供过于求时,市场价格就跌,甚至积压滞销,于是人工种植栽培就少,野生资源采挖就少,致使次年的收购量锐减;当产品供应不足时,价格又上升了,于是……如此反复,使药材市场大起大落。

3、种植方式粗放,科学经营意识差。由于缺乏科学指导,药农甚至相关经济组织,对药物植物栽培加工的科学性认识不足,在种苗繁育、栽培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加工整套技术普及率不高,从而影响了药材的产量和质量;对因地制宜、科学引种缺乏应有的认识,存在盲目引进栽培,结果出现产品产量和质量达不到生产者的期望。

4、生产投入不足。中药材种植生产,需要投入财力和人力,但是大多数的生产和经营主体缺乏足够的资金,因此,在中药材开发的规模上不大,水平上不高。目前,我镇中药材种植仍然处于零星分散的开发状态。

5、信息不畅。我镇中药材的销售还处在一个坐地等客的状态,还没有走出去。信息不通,就存在跟风和盲目生产的状况。

三、莲塘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建议

(一)确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。按照我镇的地形地貌、生态条件、资源特点,结合产区药农栽培传统习惯,因地制宜,确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,在今后5-10年内,在莲塘建设以下几大中药材产业基地。

大湾区域,以大湾、南岭等村为主,重点发展苦参。

莲塘区域,以莲塘、甘棠、长沙、青松、田木、里鱼等村为主,重点发展三七、博落回。

反坳区域,以反坳、三侯、马罗、天苍、润冲等村为主,重点发展玉竹。

腊园区域,以腊园、东流、两路等村为主,重点发展百合。

夏塘区域,以夏塘、锦湖、甘岭、塘下等村为主,重点发展桔梗。

(二)稳固运作模式。积极探索和推广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、“企业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运作模式。通过与药厂、商家建立供求关系,发展基地化种植,实行订单种植,合同种植,实现卖什么种什么,繁荣市场,增强辐射带动能力,使药农、基地和龙头企业(市场)之间,建立稳固的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机制,切实保护药农的利益,激发种药积极性,促进全镇药材种植业健康快速发展。

(三)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。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,改进加工工艺,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、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,以玉竹、苦参铁皮石斛、重楼等药材为重点,开展中药饮片炮制、中药食品加工、中成药制造等;积极研究开发药膳、药浴、药饮和药容等功能型保健产品。

(四)全力招商引资,优化投资环境。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,坚持以诚招商,切实做好服务,形成以商引商的带动效应,吸引制药企业到莲塘投资办厂,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大发展。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契机,推动莲塘商贸物流发展,逐步形成建材、药材专业业市场,不断优化投资环境,使莲塘药材发展形成良性循环。

(五)完善服务体系。一是加快土地流转。积极探索改革土地流转制度,鼓励支持药农组建合作社、农庄、药农联盟等各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;鼓励和支持荒山、林地等土地向中药材种植企业、合作社、专业大户流转集中。二是积极项目申报。积极推动桂阳利诺药业药材基地项目的申报,结合莲塘实际,打造占地面积1515亩的桂阳利诺药业虎岭药材农庄,建设五星级标准的休闲农庄。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坚持规划引领,加快建设新型城镇,同时加强塘虎岭等药材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,通过新型城镇建设带动,推动莲塘商贸物流发展,逐步形成建材、药材专业业市场,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四是开展种植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工作,建立“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站”,专门进行中药材种植指导工作,加强对药农开展良种选育、规范化种植、病虫害防治、产地加工等技术培训力度。依托中药材产业专家服务基地和中药材科技创新团队,精心编写先进适用、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、资料和课件,认真制定和落实培训方案,逐级逐层培训,造就一代懂技术、会经营、善管理的新型农民。